论质疑 —- 作者:徐歌
发布日期: 六月 6, 2012 11:45 上午 | 关键词: 网络评论
质疑,就是根据蛛丝马迹对某件事的可靠性提出疑问。
有一些糊涂的大哥大姐强调,要有确凿的证据才能质疑。吾不以为然。
有确凿的证据,那不是质疑,那是指证。
克林顿有没有在莱温斯基面前敞开拉链?
在他承认之前,世界上哪个对他们之间的事有确凿证据?
质疑者并无确凿证据,而克林顿自已承认介入了,从而度过了信任危机,他还继续当头领,直到任期了结。他也受到了希拉里宽谅,继续过着夫唱妇随的日子。而有些政治强人,活着的时候,没人敢质疑,死后,才有人出来质疑。斯时,死者作不了回应,这在某方面来说,对被疑者是不公平的。
如果克林顿确实没有介入莱温斯基,有人偏要根据蛛丝马迹纠缠不休,老克无法自证清白,甚至在莱氏出面证明与老克无染的情况下,疑者还不罢手,怎么办?
没办法,只有承受。
由于克林顿在与莱温斯基交往中给人留下了疑点而遭质疑,他也有丝丝毫毫的次要责任。
克林顿被质疑者冤枉了,其后果有多严重吗?
一、克林顿无法自证清白,得不到公众信任,总统当不下去了。
二、克林顿当不了总统,对他来说,损失也并不太大。他当总统,没有特供吃,没有这样那样的。不当就不当呗。卸任后,收入不见得比在任时低,人生价值不一定比在任时小,快乐不一定比在任时少。
三、克林顿不当总统,美国会不会死了胡屠户就要吃带毛猪?不至于。美国能胜任总统一职者何止千百?老克下台,落基山照样挺立,密西西比河照样畅流,五大湖照样宁静而安谧……
五、中国地方官吏嫖娼、包养二奶,通常只是受到警告处分,而克林顿作为总统居然因为受疑而下台,这对他是否不公平?理念与体制不同,他不应当有什么委曲。
如果克林顿是中国头领,事情可能会简单得多,也有可能会复杂得多。
1、简单。把质疑者抓起来,人们只有腹议而不敢公鸣。
2、复杂。没抓质疑者。反质疑者与质疑者口水吐得把泰山都都淹没了,事情得不到解决。
我们来看韩寒受质疑的这件事。
方舟子有确凿的证据表明韩寒的作品是别人代笔的吗?
何谓确凿证据?在法律上来说,确凿证据是指目击者的所见所闻,被指证者的亲笔亲言。
如果方舟子有确凿证据,那他就直接指证,不用质疑了。
如果没有确凿证据,但有蛛丝马迹的线索,用推理来呈现可能性,让公众来决定信还是不信,这就是质疑。
如果没有确凿证据,也没有蛛丝马迹的线索,那他就是伪造材料,属诬告、诽谤。
说方舟子诬告、诽谤的人,请告诉我,他伪造了哪些材料?好像没有吧。
还有一种说法,说质疑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不是代笔,是可怕的恶例,会让所有作家都感到恐怖。这种看似伪仁的说法,根本不值一驳。
另:韩寒如果确实是被冤枉,负面的后果会是什么?
对韩寒来说,其作品若无代笔,其客观的水平与层次摆在那里,不会因疑而降低。若说负面的结果,就是附着在其头顶的泡沫光环被挤掉了,如果有泡沫的话。如果无泡沫,当然不会把头顶给挤掉。
对社会来说,包装与炒作,技术难度要大一点了……虚荣的人们也会慎重地对待名利了。
如此而已。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a44d148a01014let.html
![]() |
六月 8th, 2012 上午 6:44
韩寒所以被质疑并一直延续至今,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作者所说韩在公开场合的客观水平和层次与其署名文章与面对质疑采取的方式差异造的,